在高中合唱团的时候
唱过一首叫做《烧豆腐香》的歌这首歌真的就叫《烧豆腐香》还获得了云南省合唱比赛的大奖(骄傲脸)每次饿着肚子唱都很痛苦因为第一句就是“烧豆腐香,皮又pāo来,毛又长”后面就是唱烧豆腐各种好吃男女老少大街小巷闻到味道都奔着出来最后来一个高音的称颂歌词朴实不做作生动形象的反映了云南人面对烧豆腐那控制不住自己的场面嗯想找这首歌奈何没找到所以找了同一作曲者——万里的歌
嘿嘿嘿么就听着这首也是有关建水的歌
渲染下气氛
先来吃吃建水的豆腐吧建水豆腐图源于百度建水是个好地方哇,烧豆腐和烧烤都好吃到哭泣相传
建水豆腐的产生是源于明朝年间母爱的铺垫与节省的儿子
母亲为了去当兵的儿子能吃饱为他制作了块状豆腐随身
儿子拿出豆腐时已发霉变臭
可是他舍不得扔
历史性的时刻来了
他拿到火上去烤
谁知发霉的豆腐
散发出不一样的香味
嚼之
不可描述的美味
还好儿子没死在战场上平安回了家
现在我们才有了建水豆腐吃
图来源于“建水吧”“臭豆腐,要数临安府(临安府即建水),闻着臭,吃着香,胀鼓圆圆黄灿灿,四棱八角讨人想,三顿不吃心慌慌”建水豆腐和外面那些妖艳的豆腐的不一样在于制作烧豆腐的水来自建水城的井水(坐落于建水临安镇西门西正街旁的溥博泉)
传说只有这个井里的水做出的豆腐才最好吃
用于制作豆腐的黄豆也是精挑细选制作工序也是极为复杂考究在建水吃豆腐是最有感觉的了一堆人围着烤铁屉古老的计数方法(传说)
每个人前面有一个罐子
想吃豆腐自己夹
夹一个豆腐就有一颗苞谷粒从不可描述处飞来
叮
落到罐子里
吃完后就数罐子里的苞谷结账
如果夹了肉的话
飞来的就是一个啤酒瓶盖
看见火上pāo起来一个
熟了!
么赶紧夹到自己碗里
蘸一下干辣椒或者有乳腐辣子反正特别的不行的蘸水
入口香脆臭的美味
每个人都会成为
吃了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人......
喃都别说了
我是不吃到嘴上起泡
不罢休的
pāo这个字这个音,简直是为烧豆腐而生的
图源自百度石屏豆腐“眉柳叶,面和气,手摇火扇做经纪,婷婷炕前立。酒一提,酱一碟,馥郁馨香沁心脾,回味涎欲滴”文人描述的石屏豆腐就是和我们不一样石屏豆腐有年历史了和建水豆腐有一点相似的是石屏豆腐之所以如此的不同也是得益于石屏的“神泉”好山好水就是出好豆腐啊图源于百度石屏豆腐更长块块一些
因此烤的时候需文火慢烤
皮黄而不焦
内pāo而不软
就是香
倘塘豆腐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拴着卖倘塘豆腐也叫姜黄豆腐它有一个特点黄之所以这么黄
是因为当地人用姜黄水浸泡豆腐
天然染色
使得原本白森森的豆腐变得金黄黄
寓意来年丰收
传闻倘塘豆腐含在嘴里生食止渴生津
和宣威的火腿炒在一起吃
好吃到升天
包浆豆腐图片源于百度这是我的个人最爱!
包浆豆腐就是豆腐里面包着豆腐浆
牙齿在咬破豆腐表皮
里面的浆汁爆出的时候
整个人生都满足了
豆腐和酱料的香味
酥脆与黏滑
你能想象到的都有
还有!
夹着折耳根的最正宗!
我觉得拌着饭吃最好吃!
汁配饭
好几碗
图来源于百度
乳腐图由自己拍摄是乳腐也可以叫卤腐但不是腐乳更不是腐卤
也叫腌豆腐
这也是一个有历史的豆腐
传说在石林地区黑龙潭边
歹毒的后母想把我们美丽的撒尼姑娘嫁给土豪
按照国际惯例姑娘肯定有心上人了
后母就要求心上人伙子出九九八十一个银锭
伙子就开始卖豆腐攒钱
有次豆腐做多了
一不小心豆腐就发出了臭味长出了毛绒
咱们节省的姑娘就将发霉的豆腐画成方块
放进瓷坛里,在放进了写八角、茴香籽和辣椒
又喷了些白酒和香油
最后用油纸封严坛口(难道是食神指引她这么做的?)
几个月后他们开坛品尝了一下(好好奇他们怎么敢吃)
发现味道不错
于是伙子靠此发家致富迎娶心上人成为民间传说
图源于百度乳腐可以说是万能咸菜佐料吃馒头蘸一个吃火锅调料要夹一块吃烧饵块铺一层反正吃什么都可以有它有句话说,给云南人一块卤腐什么都能蘸了
宜良的乳腐和玉溪的乳腐都是很出名的出门在外可以备一瓶毕竟是保质期长的家乡美食包烧豆腐如果这个不知道的话请回顾
没在40度热带吃过傣味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豆腐脑其实我们在家都叫水豆腐不叫豆腐脑
因为会和其他地方的豆腐脑混起来
这个争议最大了
你是站甜豆腐脑还是站咸豆腐脑
我是两边都站的
豆花细嫩的必须放白糖吃啊
滑滑嫩嫩清清甜甜的
小的时候我觉得抬着这么一碗雪白雪白的豆腐
感觉抬着一碗玉(没错就是白玉)
觉得贼高级
本想一小口一小口的吃配合这种高档和纯洁
然而一到夏天
一碗倒下去才是爽的本色
(来源于百度的这张动图简直体现了我的心声)豆花较粗也就是有气孔啊什么的
那必须拌着佐料一起吃了
拌着白糖吃会莫名有一股烧糊的味道
但是拌着咸蘸料吃就不会
世纪城通往官渡古镇那条街上有一家做豆花的饭馆
一个人可以吃一盆
没错,就是盆
常年在外不能回家的小编又只能拿来自百度的图还有一样豆腐伴侣图来源于新浪臭豆腐米线
就喜欢臭豆腐碎成渣渣缠着米线的那种感觉
那种嗅觉和味觉上的香臭
就是我们忘不了的乡愁
云南,我想吃你的豆腐
我生在那儿长在那儿
不吃你的吃谁的呢?
“烧豆腐香,皮又pāo来毛又长”
不知道有没有曾经的歌友
记得下一句是什么吗
豆腐还没有写完
就已经写了这么长
留个尾巴可以再写一篇
一罐咸菜可以保存很久
秋天收获的蔬菜吃不完腌成咸菜
冬天也有菜吃
接下来的一年都可以捞出来下饭
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
我们将推出咸菜专题
陪你过个没有菜的冬
文案/编辑/摄影彤老板
涂涂改改泥蛋
对不起老板的彤皮又pāo来毛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