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不少宝妈会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不好好吃饭。很多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就连大人也没什么胃口,宝宝不吃饭也同样正常。但其实宝宝和成人并不一样,大多数宝宝不爱吃饭是因为脾虚导致积食。
积食是一个中医里的病症,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是由于饮食原因损伤了脾胃,使食物(尤其是乳食)滞留所导致的肠胃疾病。积食除了表现在孩子不爱吃饭上,还会有其他身体表征的体现,比如腹部涨、排便干燥等方面。
积食虽然不像其他病症一样会有明显的不适感,但是会影响到其他食物的正常摄入,不均衡的饮食会直接关系到生长发育。那么为什么宝宝在饮食结构并不复杂的情况下会形成积食,什么样的食物又会引发积食呢?
研究表明,宝宝的消化系统完全发育成熟需要8年左右,也就是说,8岁之前的宝宝无论是在消化分解能力上还是在食物适应能力上都明显弱于成人。
所以,以下3种食物是积食的罪魁祸首,不要再给孩子吃,以免影响发育。
1、骨头汤
很多家长都以为骨头汤里面营养丰富,就能给娃补充营养,个头就会长高。其实不然,骨头汤里面漂浮有大量的油脂,而且钙质很难溶解在汤里,会导致娃消化不良,耽误了娃的生长发育。
2、饮料、奶茶
现在很多家长出门就喝饮料、奶茶,孩子也就自然跟着喝。但是这些饮品中含有的糖分很多,而且添加剂也有,孩子经常喝这些饮品,自然对于肠胃有一定的损伤。
而且,孩子若是摄入太多的糖分,一方面是导致孩子增加肥胖的可能性,导致孩子的营养不佳,生长发育迟缓;另外一方面则是会导致孩子的骨钙丢失,增加孩子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3、腌制咸菜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食物是比较重要的。当家长让孩子一起食用腌制的咸菜时,这并不是一项明智之举,因为腌制的咸菜属于高盐食物,而且孩子吃太多,只会降低孩子的脾胃功能,让孩子的脾胃越来越虚弱。
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解决了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
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辅食每周吃什么》在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图文并茂,详解做法,简单易学。
在孩子1周岁到3周岁之间,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铁、锌、硒和防便秘、止咳嗽等各种食谱,内容实用。
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