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享历史号在广东省华富一个祠堂里有这样一副对联“曾与帝王为手足,欣收天子作门生。”说的就是中国第一个去海外当皇帝的人,他的名叫郑信。直到现在郑信的墓地都还在当地。远在泰国的曼谷吞武里广场上也有着他的一尊铜制的塑像,没错这个中国人就是去的泰国还当上了泰国的国王。他到底是怎么去的泰国,又怎么做了皇帝的呢?咱们从他小时候开始讲。郑信小时候确实是出生在广东,但是年幼父亲就去世,把他托付给了义父,也就是泰国当朝大臣拍耶节悉。郑信小时候在泰国的寺院接受教育,13岁的时候就完成了全部的学业,会说泰语、汉语、越语,21岁的时候由他的义父为他举行泰国的成人礼,然后他就梯度做了泰国的和尚。和尚没做几年,因为备受国王的喜爱,义父又让他还俗进入皇宫做御前侍卫。在皇宫里面有义父照应很快他就被封了爵位,成了当地一个城市的军政长官。随着时间的推移,郑信的能力在许多大臣里头脱颖而出,国王没有在意他本是中国人,决定退位后就由这个小伙子来继承王位。郑信在泰国还被百姓尊为“大帝”,这是一种对皇帝至高无上的一种称谓,郑信能获得者中荣耀离不开他的政绩斐然。因为他刚上任的时候就面临大军入境,当时国内的经济本来就不太好,百姓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缅甸军趁机大肆进攻泰国。泰国不少城市纷乱割据,有的甚至已经自立成国。这种一团糟的形势下,郑信仅仅带着士兵向东建立基地,抛开一切独立城市的繁杂事物,在此征兵备战。终于,背水一战取得了效果缅,甸军没有在意这一股力量而大败溃逃。这一战也为他取得了民信。但是眼前的问题更令人头疼,长达40个月的战争下来,整个泰国早已不成样子,一片废墟上大大小小的独立武装城市散成一片,根本没有一点国的意思。面对这种情况,郑信决心要逐个收复,重建当年的一片繁华。年,他开始制造军舰,继续招兵买马。兵强马壮的时候,他率领五千将士,战舰近百开始由南向北征战收复失地。前后共七个月时间,郑信所到之处无一败绩,终于将残留缅军赶出境外,统一了整个国土,那年他才34岁。后来他又着重恢复经济,定都武里后,向国外商船购买粮食,解决民生,后召集大臣着重建设国防,鼓励民生,鼓励创业。不久盛世又重现于整个国家。人们为了纪念整个伟大的“大帝”,在广浇铸铜像,并且每年举行两天两夜的文娱活动来纪念郑信。可以说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可谓“不朽”。稳居帝位以后,中国家乡的人曾来拜访过这位远在海外的皇帝。盛情款待临走的时候郑信让他门带上了18大缸的礼物,叮嘱回去后全乡人民均分所有。老乡带着这18缸礼物回到了家乡,村民们一听是皇上亲自赠送的东西,纷纷都来接船,上船开杠以后却发现都是咸菜,众人大失所望一气之下连缸带咸菜全部都翻入了海里。扔到最后一缸的时候,有人心细发现重量不对,扒开咸菜以后下面全是金银珠宝。原来郑信怕回来的路上遇到海盗才留了一手,乡亲们这才懊悔不已赶紧下海打捞,然而被海水带走的已经所剩无几。后来这唯一的腌菜缸也被留为纪念世代传承。真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一定要善待身边人,善待身边物。万一哪天身边就出现第二个马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