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端午,你是已经回到家中陪伴亲人,还是仍在异乡想念故乡,每一个传统节日,我们都会因为团聚或思念,而心生力量。
端午趣闻:早年间,丰子恺写了件趣事:在他写民间生活的漫画里,门上往往画个“王”字。有些读者以为这是因为那户人家姓王才这样做。有一次,在丰子恺的画展上,有人重订一幅这类的画,还特别关照会场司订件的人,请丰子恺在门上写一个“李”字,因为这人姓李。殊不知,门上写“王”是丰子恺家乡浙江嘉兴的端午习俗之一——“在端午日正午,要用雄黄酒在门上写个‘王’字。我幼时看见我乡家家户户如此,所以我画如此。岂知这办法只限于某一地带,又只限于我幼时,现在大家懒得行古之道了。许多读者不懂这王字的意思,也挺难怪的。”丰子恺如此感慨。
人的生活,
有了等差,便有比较,
有了比较,便有苦乐,
有了苦乐,便有问题。
因负重而放下,因放下而自在,
从容转身,将世界的喧嚣抛在后面。
老舍先生也写到了北京人过端午:“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或是红色的判官。路旁果摊上摆着半红的杏儿,染红了嘴的小桃,虽然不好吃,可是看着多么美。”
老舍在平凡中创造出种种律动,用温厚与幽默把生活过得有趣。真正的生活,应该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
可是我还愿意大家傻一点,特别是小孩。
汪曾祺笔下的端午更是让我们不由得发馋。他写道端午鸭蛋,读着便让人犯起馋来——“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一草一木皆有情,四时三餐皆有味;故人往事在心头,洒脱寻乐是人生。
咸也好,淡也好,生活就在这平平常常的滋味里。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
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扑哧笑出声来。
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
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
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
卖豆汁儿的告诉他,
“咸菜呢?”
“咸菜不要钱。”
“那给我来一碟咸菜。”
在繁忙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免焦虑,或多或少会感到迷失,我们似乎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与滋味,还好有他们的文章提醒我们,再忙也别忘了生活。
写给每一个焦虑者的心灵处方,从一蔬一菜、一花一草、一心一境中,体会大师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献给每一个心怀意趣去生活的人。
泡一盏清茶,做一个旧梦,
光影晴雨都是风景,苦辣酸甜皆为滋味,
不将得失荣辱放在心上,
奔向属于自己的诗意和远方。
引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