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将勤俭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德,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就有着这样一句话:“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不少年轻人都喜欢超前消费,即用未来的钱支付如今的消费,许多产品也应运而生,如花呗、借呗、白条等等,这些产品致使超前消费这种行为越来越严重。但是老一辈与如今年轻人的消费观、金钱观截然相反,他们省吃俭用、十分节俭,从社会动荡的年代走来,吃过苦、受过难,知道挣钱的不易,因此经常将自己挣来的钱一分一分的存起来,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也正是因为这些老一辈的勤俭节约,才有了我们如今繁荣昌盛的祖国,和平安定的社会。在江西就有一位农村老人,她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甚至生病了也不舍得看病,节俭了一辈子,去世后,遗产却让人大吃一惊。01这位老人叫做王添彩,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贫困家庭。虽然这个年代看似距离我们很遥远,也很陌生,但是从历史书中,我们不难看出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由于耕种技术不好,因此粮食产量也不高,吃不饱穿不暖也是常事,也是这样的环境,养成了王添彩省吃俭用的习惯。与当时普通农村女孩一样,王添彩并没有接受过教育,并且早早的就被安排嫁给了同村人,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婚后,王添彩生下了两个女儿。女儿可爱、丈夫勤劳,日子虽不富裕,但是还算幸福美满。但是好景不长,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都远远落后于现今社会,因病去世的例子不在少数,而王添彩的两个女儿就在其中。在女儿死后,王添彩就没有再生育,虽然对于丈夫家来说是种遗憾,但是所幸丈夫并没有因此对王添彩产生厌恶,而是更加的对她好。此后本该与丈夫共度余生,但是祸不单行,丈夫也因意外去世,王添彩也成为了彻底的孤家寡人。02因为家中的成员都去世了,村中有封建迷信的村民就说王添彩是克夫克子,村中的人也慢慢地不愿与她继续来往。了解老人的都知道老人平时都十分节俭,一日三餐,顿顿都吃咸菜,后来随着老人的年纪增大,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但是王添彩一拖再拖,医院看病,而是将看病的钱攒了下来。在老人去世后,由于家中无人,村委会就为其料理后事,在她家中翻出了许多瓶瓶罐罐,将其打开发现里面全是现金。在经过村委会中6人3个小时的清点后,发现这些现金足足有97万之多。该村的村长王松岭得知后,一脸的不敢相信,叹着气说道:“王大妈啊,您何苦呢?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省吃俭用一辈子,咸菜都舍不得吃,医院里拒绝治疗,现在您走了,钱一分没花,您这辈子值吗?哎……”总结其实王添彩是许许多多老一辈的现状,他们经历了那个艰苦年代,吃不饱穿不暖,他们懂得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因此十分节俭。辛辛苦苦一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将一分分钱都攒下来。对于老人这种想法,我们无法改变,毕竟我们从未经历过他们那个年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有生之年,多陪陪他们,莫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在后悔,那就为时已晚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