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种各样的病都比较多,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或多或少都遇到,患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血管疾病跟不当饮食有关,尤其是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血压血脂上升,引发三高,还会加速血管堵塞。但是很多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30年前,大家经常吃猪油、咸菜,也没见那么多血管病啊,但为何现在如此多?是人越来越娇贵了?现代人怎么做可以降低血管疾病风险呢?下面就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30年前,大家吃猪油和咸菜,血管病并不多,但为何现在如此多?
在以前,猪油并不是每家每户每天都能吃到的东西,那时候的经常吃和现在的经常吃,可能不是一个概念。30年前,能吃上猪油都算是改善生活条件了,用猪油拌饭或炒菜,那叫一个香!吃猪油的钠一顿饭,可能吃得比平时要饱很多。但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猪油大家都能吃得起了,有的家庭既用猪油炒菜,除了猪肉,还经常吃牛肉、鹅肉等肉类。
而猪油和红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这种脂肪是不利于健康的,经常吃容易长胖,影响正常的血流速,加快血管堵塞的速度,进一步便会增加血管疾病风险。
30年前,大家的工作也不像现在这样,每天长时间坐着,很多人都是体力劳动,要农耕。即便是经常吃咸菜,但是在一天的体力劳动之后,人出汗也比较多,会排出一些盐分的,那时候经常吃咸菜,体内的盐分其实也不容易超标。
而现在,很多人每天工作都是久坐在电脑前,能量消耗没有以前多了,就算没有经常吃咸菜,很多人每天吃的盐已经远远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摄入的量了。不仅如此,除了盐和咸菜,其实像一些咸鱼、腊肠等加工腌制过的食物中,也有较多的盐分,吃多了也不利于健康。
盐吃多了,容易引起血压上升,如果血压长期非常高,还会增加脑梗风险,对脑血管健康非常不利。
但也要提醒大家,吃猪油、咸菜并不是导致血管疾病的唯一“祸根”,还有一种东西对血管健康也很不利,但可能被很多人忽视了,它就是——反式脂肪酸!30年前血管病不多,但现在却如此多,跟很多人经常摄入反式脂肪酸也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50多万人因为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最后死于心血管疾病。反式脂肪酸不仅对血管不好,经常摄入,还会影响到人的身材,对大脑、心脏等部位甚至生育能力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到底啥是反式脂肪酸,其实反式脂肪和保护脂肪类似,都不利于血管健康,而反式脂肪藏在很多食物中,可能是很多人的最爱。像很多人爱吃的炸鸡、奶茶、甜饮料、爆米花、蛋黄派等食物中就含有。大家在购买零食的时候,不妨看一下包装袋上的配料表,若其中有起酥油、人造黄油、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奶精、植物奶油(或黄油)等字眼,其实就含有反式脂肪酸。
想要延长血管寿命,对于这些食物,即便喜欢吃也建议大家少碰,尤其家里有小孩的,家长更要注意,自己要做好榜样,小孩子经常吃这些食物,可能对一日三餐就不是很感兴趣了,长期下去,还容易偏食,营养出现障碍,会影响到身体发育。
不过,脂肪也并不全都是坏的,不饱和脂肪酸,适当摄入对于心血管健康是有益处的,对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管疾病风险。大家在生活中,可以适当吃点鱼、奇亚籽、亚麻籽油等食物来补充。
综上所述,30年前,人们吃猪油也吃咸菜,血管病不多,但现在却那么多,跟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但不仅仅是盐吃多了、红肉吃多了,跟摄入反式脂肪算也有关系,想要远离血管疾病,平时要注意预防,管住嘴,少吃这几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