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岁失去父母,奶奶卖咸菜供我读书,24岁和69岁奶奶一起创业
讲述:刘涛
整理:肖寒先生
我叫刘涛,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从小生活很幸福,但到了9岁时,父母因意外去世,留下我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是一位非常勤劳,而且很会做咸菜的女人,当初爷爷娶奶奶,就是因为她有一双巧手,而奶奶的这双巧手,也是我日后成长的中流砥柱。
爸妈虽然是在农村,但思想很前卫,每年都在外面打工,从两岁的时候,我便成了留守儿童,一年天,能和爸妈相处的时间不超过20天,从记事起,就一直盼着过年,因为在那个时候,爸妈就会从南方打工回来。
可这样的期盼,到了9岁那年,嘎然而止。
为了拉扯我长大,奶奶每周要去三次镇子上卖咸菜,虽然赚的钱不多,但足够我们生活,后来我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也有本家人帮助,就搬到了镇子上,那个时候,奶奶开了一个调料店,依旧卖咸菜,长年累月在镇上卖咸菜,很多人都熟知奶奶的手艺。
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可我总想着早点长大,因为上学早,在17岁的时候便考进大学,但大学花销大,我又碍于面子,没有申请助学金,奶奶知道这点,她从不指责我,也不说这个家她付出多少,有多辛苦,只是让我好好学习。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没申请助学金,但在读大学期间,就想尽一切办法去赚钱,在读大三的时候,基本上不要奶奶提供金钱上的帮助。
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我也在读大学期间谈了对象,女孩并不嫌弃我没有父母,家穷,反而觉得我很励志。在一起一年多时间,过得非常愉快,但在毕业之际,还是败给了现实。
这段感情,曾让我感受到人间无爱,好在奶奶一直在开到我。
毕业后,一心想挣大钱,可现实终归会让你失望,工作了两年时间,我想到奶奶做的咸菜非常好吃,就想着,何不让奶奶和我一起创业?
我说了想法,奶奶刚开始不同意,因为她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觉得住在狭小的房间很压抑,而且不会讲普通话,但好说歹说之下,奶奶为了满足我,最后和我一起创业。这一年,奶奶69岁。
我们刚开始在成都摆摊,来光顾的都是年轻人,半年时间,就赚了6万块钱,这笔钱对奶奶来说,也许两年才能赚到,她很开心,说我脑子灵活,然后就让我继续加油。
有了钱,野心也就大了许多,我开始租房,然后一家家饭店去谈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四个月时间,有了家合作伙伴,但奶奶每天太辛苦,最终还是病倒了,我看到这样下去,奶奶支撑不住,索性就让奶奶教我怎么做咸菜,然后雇佣了2个阿姨帮忙。
其实做咸菜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在跟着奶奶学习的两个月时间里,我几乎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也明白奶奶为什么会病倒,年轻人都支撑不住,一个69岁的老人怎么能坚持下去?
感觉为了自己的私欲,让奶奶吃尽了苦头,从我学会之后,我就让奶奶在家指导,所有的事情由我和两个阿姨一起做。
赚大钱,没那么容易,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逐渐务实了很多,感觉现在这样,每个月有个两万块钱的收入就很知足了。
但奶奶可不这样想,她觉得,我必须要多赚钱,因为将来还要娶媳妇,她还等着抱重孙子呢。
老人总是这样,对于非常传统的奶奶来说,吃苦不怕,只要日子有奔头,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我很累的时候,她就会给我讲这些年,她是怎么过来的。
人的一生总是有意无意的过活,想多了会累,不想就是咸鱼,过好眼前,也许才是最应该关心的,我更希望,奶奶能够健康的多活几年,然后等着抱重孙子,至于别的,没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