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这样吃最安徽美食家大雄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07/4442971.html

春节前后,走亲串戚,安徽,特别是徽州一带的乡亲,喜欢带上烟酒、年糕、红糖、新鲜猪肉拜年。大人之间寒暄热闹不亦乐乎,小孩子吃个肚子滚圆,和玩伴们打闹一阵,就都消食了。到了下一家,一样的鸡子滚水(水煮荷包蛋),糖果、瓜子、花生、南瓜粑粑,又准备好了,又是放开了肚皮的吃。

大人在旁边不时要控制一下饮食,抓一把蚕豆把孩子打发到外面去玩,防止一味吃到伤食,作别的时候也要抓一把蚕豆带走,倒不是贪食,而是意头好,这蚕豆代表的是害虫,将虫炒了,就没办法祸害庄稼,来年就可能丰收,丰收了,日子就好,这么一层层好下去,这把蚕豆是非吃不可了。

不论是鸡子滚水、粑粑、还是蚕豆,放到现在都不是稀罕物件,但贵在每一样都透着亲切稳实,是家常味的和美,柴米油盐琐碎之外的平心静气。走遍天下立业的徽商,想念氤氲的徽州月色,更想念的其实是这样一种生活况味吧?

鸭脚包

腌制过的鸭脚掌,包住一颗腌好的鸭心,外面用同样腌制过的鸭肠一圈圈缠起来缚成个小包袱,一串串穿起来挂到房檐下阴干,要吃的时候取下来,一“包”“包”放到碗里,下面垫上配菜,基本不用加作料,上大锅蒸熟即可。或是烩成一锅汤,汤浓不腻,正好拌饭,那叫一个咸香爽口!

冬天和咸香的腌腊肉怎么就这么配呢?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和腊八节其实没啥关系,只是在腊八豆腐的起源地黟县,“老婆”的发音声似“腊八”,因而得名,顾名思义,这又是一款老婆菜,无论是在何种机缘下被“发明”出来的,总之,它一度成为了家家户户腊月间的必备。

将点好的鲜豆腐,中间压一个坑,放上盐,拿到太阳下使劲晒,晒到外皮从米黄到黑灰青灰又变成淡金黄色,就可以了。这种豆腐虽然晒得硬硬的,但里面嚼头还挺好,不会感觉在啃石头,而且它自带有一种五香干子味,蒸食炒食都非常香,还带着一丝不可描述的臭味,把馋虫都招引出来了。

和气菜

“以和为贵以和为贵。”一年到头,即使是一家人也难得几次齐齐整整的一桌吃饭,平常的口角之争,琐事相加而生出的嫌隙,在一碗和气菜的面前都要烟消云散,这是长辈的心愿,也是小辈们的孝道。

用豆腐果、精瘦肉、千张、葱、蒜、红辣椒等炒出来的和气菜真有让人平心静气的疗效?当然不是,这不过是带着美好的心愿,希望血浓于水的亲人们,无论是在家族中,还是在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能和和气气、平平顺顺,安定的走向一年又一年。

米粿

以前徽州冬天取暖靠火熜,这种东西就像江南人家的古董脚炉,便于挪动、携带,有提手。出门前在火熜内胆的小盆里,燃好炭,待烟气过去,盖上打着眼的铁网,一手拎着一手烤着,就能街头走到街尾,无惧西北风的肆虐。

十冬腊月,农闲期间,婚宴喜事多,老人家帮不动忙的,就拎着火熜在人家墙根下围拢,帮着增添些人气,指导小辈们礼仪旧俗,欢迎外乡来的客人。通常这个时候,手里还在帮主事家剥葱剥蒜。放在脚边的火熜,往往烤上了一两只粿,还放着几颗花生,没牙的老人家是吃不了这一口了,这些都是孩子们的零食,无论谁家孩子,闻香过来了,尽管自己拿一只,一边吃着一边又去笑闹追逐去了。这幅其乐融融的样子,让外乡过来做客的人感到了整个村庄人事的和谐美满。

安徽各地粿类非常多,什么油渣粿、喜粿、包菜粿、黄米粿、石头粿、拓粿、豆黄肉粿、粉粿、糯米粿等等等等,不但从品种上,就是口味上也甜咸辣皆有,只有各地方的人才能分得清自家出产的粿。

出门在外的安徽人,怀乡的心里,总有一个位置,放了家乡的粿。

米饺

米饺的饺皮是用籼米做成的,里面包裹着猪肉馅,和北方水饺馅儿差也不多,所不同的是,安徽的米饺统是炸着吃的,一个个金黄金黄的从油锅里捞出来,放到席上,个头极大,米皮酥脆,肉馅弹牙实在,一个成人吃个两三只也就饱了。

圆子

安徽有一种特别的挂面圆子,就是用煮熟的挂面掺到肉馅里做成的,调拌肉馅的除了有鸡蛋,还要加上一点儿土鸡汤,非常鲜。家里的主妇们开始大张旗鼓互相串门帮着做挂面圆子的时候,年关也就一日近似一日了。

馓子

安徽的馓子大多是粗条的,牛肉汤也好、马糊汤也好、就是一碗豆浆也好,反正这种香酥的粗条馓子,干吃是满嘴跑香,泡汤吃呢?更得劲,轻易不会泡烂,吃到嘴里汤汁满满,还是有劲劲的。

八宝菜

八宝菜是用咸菜和咸肉做成的。选够八种食材,如黄豆、蒜、金针菜等,分别腌制,吃的时候加上咸肉丁,油汪汪的炒出来,非常下饭,并且耐储存,味道不变。多余的油水拿来下面条吃,极鲜美,都不需要再加高汤来增香,味道就已经很好了。

腊味合蒸

让我想想,哪里的冬天没有一堆腊味做菜?

炒米

炒米是技术活,而且需要两人配合。一人掌握灶膛里的火力大小,一人掌握铁锅里米花的膨胀度,什么时候该翻动,什么时候应该静静等米粒膨起来,什么时候要添火给一把劲,什么时候该撤一下火,都是凭经验掐时间的。

年前最要紧的准备工作就是炒好一锅炒米,亲朋上门拜年的时候,一碗热腾腾的炒米茶第一时间递到手中,这一家人的热情就全出到面上了,喜气团团的。来得早的,还能吃上一碗土鸡汤泡的炒米,满可以当一顿早餐的,丰盛程度不下正餐的大鱼大肉,鸡汤味浓郁,炒米浸透汤汁而不散不靡,分不清是糯米香包裹着鸡汤还是鸡汤激发了糯米香,总之,比光吃鸡肉喝鸡汤还痛快!

蛋饺

合碗肉

有合碗牛肉、合碗鸡肉,虎皮肉等,类似于湖南蒸菜。

马糊汤

马糊汤,豆腐丝和海带丝是必不可少的两样,其余如炒过的黑芝麻、豆腐果、花生、面筋等,还有卤豆子、芹菜碎、豆角等作料,适量抓放,调配而成。

丰糕

肉枣

其实是一种类似广味香肠的腊肠,大小如枣,玲珑可爱,加了红曲,整个红亮红亮的。蒸透了,肠衣胀开,滋出腌制猪肉的油水,正好润菜。内馅儿呢是带肥有瘦,别看它晶晶亮亮的,一点不腻,咸甜口,炒菜、焖饭都极好。

枣栗汤

冬季已经没有新鲜板栗了,不过阳台上还留着一兜子风干栗子,那是留着做枣栗汤的,秋冬季节,安徽人的养生习惯不是煲药膳汤、吃大肉,而大多是随意的煮一锅枣栗汤,简单便利。把剥好的板栗和枣子放到锅里,加些桂花蜜或红糖,熬到枣子肉裂开,就可以关火享受了。捧一碗枣栗汤捂手,看窗外,传统和小资就这么走到了一路。

棉花灯

一种面制品,做成十二生肖、动物、花朵、莲蓬的造型,中间可以放油点灯,除夕守岁灯灭以后,第二天就是小孩子的吃食了。

牛肉汤

热乎的牛肉汤,作料配齐,呼噜噜的一大口下去,从口到胃,又从胃发到全身,都是融融的暖意。淮南的牛肉汤,正宗的,还非得到地方上吃才行。

浇头面+茶叶蛋

豆干、辣椒、茶笋炒肉丝,单摆出来,是一道馋人的徽式小炒,放到面条里,是过年待客的好物,要是再卧上一个荷包蛋,撒上葱花......哎呀,想变回小孩子,去拜那时候的年!

在南北方饮食习惯兼容并蓄的安徽,还有什么样的年节吃食等着俺们呢?都来补充补充吧~

(图片整理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