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尝到各种各样的豆酱,品种太多了,什么香菇酱,香辣酱,特别是那个以妈名义打出的品牌更是受人欢迎。我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三门峡本地人手工做出的豆酱,用本地话说就叫豆糁,妈妈就擅长做这种豆糁,那种独特的味道成为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永远也无法忘记。
网络图片小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到了冬季,除了大白菜和萝卜,就不见其他蔬菜了,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腌制的咸菜和豆糁。到了冬天,捞半个咸萝卜一切,把豆糁用油炒一下,放上葱和蒜,就算是最可口的菜肴了。记忆中,妈妈做豆糁的过程很繁琐,豆糁是用黄豆做的,首先要挑选上好的黄豆,用清水泡上一天,然后煮熟,拍成巴掌大的饼摊在苇席上,盖上被子捂严实,过几天黄豆就会长出一层绿毛,妈妈称这个过程叫“沤”。我记得妈妈会经常揭开褥子看看霉菌长的怎样,等她认为沤得差不多了,就把沤好的豆饼收起来,搓一搓,再拿簸箕簸簸,簸干净了豆糁坯子就做成了。
豆糁坯子做好后,妈妈在一个大盆里给坯子放盐,然后在锅里蒸,蒸出来后用一层细布盖住,周围扎紧,在太阳下晒。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加精心,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