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热乎乎的外卖走进门,你以为我迫不及待地准备吃了吗?别急!咱先把手机支好、调出可口的“下饭”视频。
这是当代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之产生的还有一个网络热词——电子榨菜。
01
#电子榨菜是什么?能吃吗?
快节奏生活下,“吃饭的时候看点什么”似乎成为了某种魔咒,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习惯用影视剧作为配餐,外卖摆上桌后,一定要先支起iPad或者手机,选好要看的视频后才能安心下咽。
这些“下饭”视频如同榨菜一样,可以为一顿饭“增香提味”,具有极强的下饭作用,因此被戏称为“电子榨菜”。
点击图片看看她的“电子榨菜”是什么▼
“这几年的情爱与时光,究竟是错付了”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或许从一开始便是错的”
“虽然电子榨菜不能吃,但是有了它的陪伴,我感觉吃饭都变得有滋有味了一点。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必需品,没有电子榨菜,吃饭都不香了。”资深电子榨菜爱好者小蒋说到。
02
#“电子榨菜”并不新鲜
你相信吗?人类从有语言开始,就有了和看电子榨菜类似的行为,享用电子榨菜这一现象的行为本身并不新鲜,它本质上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打发那些无聊的、可以“发呆”的时间。
试想一下,假设现在我们回到19世纪——电视还没诞生之前,排队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
1.放空
2.看书
3.和前后的人闲聊
4.想最近发生的事情
再大胆一些,假设现在回到纸媒还没有产生的时代,我们会怎么打发无聊的时间?
此刻你脑子里浮现的是村口围在一起的大妈,“张着两脚,正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七嘴八舌地唠着各家长短,还是几个老大爷翘着二郎腿,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图源
一只阳哥让时间回到当下,我们可以发现,在排队、上厕所等等一切空虚、闲着的碎片化时间里,大多数人都在干着同一件事——用电子设备转移注意力,打发那些“无事可干的当下”。
可以见得,无论是在以前没有纸媒的时代和邻居唠嗑,还是在当今碎片化的时间里刷手机、品尝“电子榨菜”,我们通过从外界获取信息从而转移当下的注意力、让自己专注于另一件具体的事情的行为本质没有变。只是随着媒介的不断更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所改变,且越来越私人化、个体化。
似乎享用“电子榨菜”的行为实质一直在被我们践行,只是随着媒介的变化,“榨菜”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03
#为一顿饭“量身定制”的菜单
在“电子榨菜”还没被网友创造出来之前,大多数人就已经有了吃饭前在网上筛选视频、边吃边看的习惯。而当这个新型网络词汇“出世”后,网络上立即掀起了为一顿饭“量身”定制“电子榨菜菜单”的热潮。
网友自制菜单
“菜单”一般会按照“榨菜”的口味分类。《甄嬛传》《家有儿女》《海贼王》《请回答》这些都是经典口味的“电子榨菜”。尽管观众已经可以把经典的台词一字不落的背下来,剧情的走向如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都已倒背如流,可是他们仍然选择一遍遍地“咀嚼经典”,有些弹幕上还出现了“某某某,n刷打卡”。这十分符合经典榨菜丝“百吃不厌”的特点。
《请回答》剧照
除了经典影视剧作以外,短视频、下饭综艺也十分受电子榨菜爱好者的欢迎。
数据来源:全媒派
综合来看,网友自制的“菜单”所推荐的内容往往比较轻松有趣,且时长控制在15~45min,这与电子榨菜爱好者的筛选标准不谋而合。
“我吃饭的时间一般为15~45分钟,我会根据当天的时间安排筛选电子榨菜,控制吃饭的时间,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是时长超出吃饭的时间,我可能会倍速观看或者留到下次接着看。”
什么类型的“电子榨菜”最能得到人们的青睐?数据显示,相比于硬核深度、知识满满,人们更加喜欢搞笑诙谐、轻松治愈的“电子榨菜”。
把语音消息转文字看看小方怎么说▼
为什么你吃饭的时候不看“烧脑”的视频呢
语音消息
文
??
点此转文字
吃饭的时候我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吃饭,我不喜欢在吃饭时看一些让我深度思考的东西,那需要我把大多数注意力放在这些上,而不是食物,这样一来就喧宾夺主了。如果看“烧脑”的视频是必须的,是带有学习的目的的,我为什么不专门挑一段时间好好专注于这些需要思考的东西呢?
原来是这样
受访者普遍认为,电子榨菜更多的是在我们吃饭无聊时帮助我们放松、娱乐,如果我们看的是搞笑类的视频,就不需要时时刻刻把注意力放在电子榨菜上,而是获取榨菜中的精华,在那些能够到我们笑点、引发我们共鸣的部分抬头看屏幕。
为一顿饭“量身定制”的“电子榨菜菜单”准确定位了大众“下饭菜”的口味,省去了吃饭前人们自己筛选“菜品”的时间,提高了吃饭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它抓住了这个时代的刚需——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做更多的事。
04
#一个人的电子榨菜,
一群人的隔屏狂欢
“一个人吃饭太孤单想弄点声音而已”
“一个人吃饭一定要榨菜,有人一起就不要”
“一个人在外地上学没有知心朋友,吃饭时只能掏出手机排解寂寞”
在对有“电子榨菜”习惯的受访对象采访后,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回答的关键词发现,无论是出于“排遣寂寞”,还是“娱乐放松”的目的看“电子榨菜”,99%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享用“电子榨菜”时是一个人。
“习惯于电子榨菜后,如果一个人吃饭时除了吃饭什么都不干,我会感到很无聊、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有时还会想起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者还没完成的工作,这些都让我不能好好地吃完一顿饭。”
为什么电子榨菜有如此大的魅力?它的神奇功效究竟源自哪里?
一方面,电子榨菜,能够短暂的隔离自己与现实世界,让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个具体的事情上,屏蔽那些未知事物带来的恐惧感,短暂“麻醉”自己,遗忘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有网友说到,“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当前内卷加剧的社会提供给人的休息时间太少、压力太大,所以更多人选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获取信息,从而宣泄工作或者学习上的情绪。”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好像被迫卷入到一个越来越快的飞盘上做加速圆周运动,在飞盘上行走的人很怕闲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来或者与比飞盘转速慢,就有被甩出去的风险,成为一个被时代“out”的人。而当同在飞盘上行走的人都越卷越快时,人们无法像从前一样聚在一起闲聊,就会感到有压力、产生孤独感、寂寞感,我们无法独自静下心来专注的吃完一顿饭,只能把自己碎片化的时间用扑面而来的信息填满。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电子榨菜的弹幕给我们重新创造了一个社交环境,在短时间内与网络中虚拟的一群人形成一种“弱关系”,这种关系不需要耗费我们的精力去维系,却能够带给我们一种“被包围感”,从而缓解“孤独”。同时,在同一段剧情下,弹幕的声音是一般是趋于一致的,这时候大家享受的是一种被认同的快乐。可以说,弹幕中的“网友”是我们虚拟的“酒肉朋友”,如此便形成了一群人隔屏狂欢的局面。
05
结
“榨菜”虽香,但终究是佐料。在短暂的逃离现实世界后,年轻人还是要继续回到越来越内卷的飞盘上行走。
文│刘佳仪
编辑│刘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