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憋屈的国宝被和尚当做腌菜缸,腌制了

文/一轩历史

最“憋屈”的国宝:被和尚当做腌菜缸,腌制了年的咸菜

提到我国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国宝,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它们往往都很光彩夺目,具有很高的识别度,并且被世人追捧。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文化方面是有着很多元的发展的。在不同的朝代,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文化发展,以及侧重点。

比如元代强盛时期,忽必烈就曾命令皇家玉工制作了一件精美的巨型储酒器具,叫做渎山大玉海。这件器物非常巨大,而且颇有些重量,由于材质特殊,被成为“玉瓮”。

忽必烈希望通过这件器物来向世人展示元朝国力之强盛,元朝时期中国版图辽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据悉,这件宝贝重达千克,块头方面也是非常足的了,而且玉料也是非常珍贵的,要从遥远的新疆那边获得。

虽然是一块具有很重要历史意义的盛装用器具,但由于贵重的地位,一般不用于盛放一般物品,毕竟太奢侈了。

不过,这件宝贝却曾在历史上经历过一段坎坷而又漫长的岁月,据说曾经用来充当过生活用具的,尊贵的地位一下子就下滑了不少。

事情还要从元末说起,起先这件玉海是被放置在北海琼岛顶上的广寒殿的,但后来由于战乱,该宝贝由于复杂原因,流落到了寺庙,却误打误撞,被和尚当做腌菜缸用于腌制咸菜,可以说有点“暴殄天物”,但此宝物却也因此而得以保存了下来。

由于寺庙这种清净的地方很少有其他人怀疑,所以这件玉器也就不明不白地“消失”了。而此后,这座寺庙的和尚却按照传统,将玉器当做腌菜缸使用了年。

可以说这玉器宝贝是相当之憋屈的,如果这个国宝真的会说话的话,那么它一定有无尽的牢骚想要说出来的。毕竟在一座清贫的寺庙中藏了几百年,不见天日,还是相当让人想不到的。

据说后来,清朝一个皇帝得知了此事,这才将渎山大玉海给“接”了回来,重新将这个“消失”了几百年的宝贝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这样看来,这几百年间玉海免遭了战乱之苦,以及各种其他的变故,处在寺庙中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作为一个秘密,一直隐藏了很久才被发现,这段时间它完好无损,是在难得。如果它真的可以说话,想必它绝对会感谢那些将它当腌菜缸腌制了年咸菜的和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