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英荣老咸菜的故事

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92379.html

“根与芽”文学育人工程征文大赛活动启动

点击查看

老咸菜的故事

焦英荣

“哎——卖咸菜的来喽,临清的十香菜,豆腐乳,臭豆腐,老甘醋,好酱油……”记得小时候,隔个十天半月,就有一个郑集的四五十岁的男人赶着驴车到村里卖老咸菜,每到一个胡同口,他就拿起铝皮卷成的喇叭开始喊。听到喊声的农家人,有拿瓶子的,有拿碗的,有拿盆的,各式各式的家伙什儿,有打一斤醋的,有打半斤酱酒的,有要二两辣椒酱再添二两甜面酱的,也有闲不起,拿半块饼子来捏人家一根腌黄瓜或者腌萝卜的。那会每家每户日子都紧紧巴巴的,家里咸菜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不如人家的全乎,大家就图改个口味。

每年农历九月份,白萝卜、红萝卜和旮瘩(音)开始大丰收了,农历一六戈仙庄,二七谢炉,三八杜林,集市上到处都卖菜的,价格基本差不多,人们开始盘算着为漫长的冬天储备咸菜了。一袋子一袋子的买回来,也有几家合起来买一驴车,让人家卖家送到家的,打上井水洗干净,家里的大盆小桶全拾掇出来了,洗好的菜控一下水,然后切成条,也有切成块的,晾上,整个院子满满当当,推车上,井台上,磨盘上,窗台上,只要能摆开的东西全都是,也有摆不开,弄到房顶上的。疙瘩(一种蔬菜)好腌,小的像拳头,不用切,大的像小皮球,来两刀,铺进缸里,撒上一层大盐,再铺一层,再撒一层大盐,直到塞满。腌个五六天,菜便渗出水来,塌下去一大截,然后再续上些菜,盖上盖儿,就万事大吉了。腌萝卜豆就有点麻烦了,事先要把煮好的黄豆用布包严实埋进土里,等过六七天生了菌备着,黑白相间的细丝粘在豆粒上,这样的黄豆相当于催化剂,萝卜本来是硬且脆的,和生了菌丝的黄豆一融合,便绵软绵软的,再有就是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整个冬天都不坏。腌制好的萝卜豆,有豆有萝卜有姜有芫荽,真是丰富又健康,但那会我不喜欢吃姜和芜荽,也不喜欢吃萝卜,所以每次吃饭就千法百计挑里边的豆吃。

除了这些,有两样咸菜是我最喜欢的。那会家里种西瓜,村西村南村东的地里都种过,沙土地里种出的瓜,个大瓤沙子整皮厚,我不想因为小时候的甜蜜记忆而去伤害现在大超市的广告招牌,我现在再也没有吃过那样好的西瓜了。每当睡醒午觉,就到北屋的桌子底下抱出个大西瓜,一切两开,然后大口朵颐,把小肚子吃得鼓鼓的,二三十斤的大瓜,一顿怎么能吃得了,母亲便把瓤挖干净,剩下的烙咸食,就是把瓜皮里边的那部分用擦床子(一种厨房用具)擦成细条,攥出汁水,和上面,搁点盐,再撒点胡椒粉,调匀,然后用手团成小饼儿,放在油锅里煎,也有的地方叫锅贴儿,蘸着蒜泥儿,特别好吃。剩下的最外边的那层皮呢,千万别扔掉,那才是世间珍品,人间美味。姥姥就用草绳串起来,挂在树杈上晒,夏秋的日头足,不几天就干巴巴了,一溜边儿向里卷起来,颜色也有点黑,样子有点丑,一定要晒透,再有就是怕雨淋,夏天的雨,说来就来,你可千万记得及时把瓜皮收到屋里去。等到冬天,等到过年的时候,你拿出来,用清水泡小半天,用刀切成二寸小丁,用辣椒一炒,似肉非肉,有韧性且弹牙,一吃一个不说话。

夏天自留地里收的豆角也吃不完,熥熟了晾晒起来,等到冬天鲜菜少了的时候拿出来,也用清水泡小半天软化一下,菜籽油爆炒,搁点蒜末,满汉全席你都懒得理。

上了初中,开始住校,每周才能回家一次。学校食堂早饭和晚饭只有馒头和稀饭,没有菜,所以每次返校都要拿盛麦乳精的瓶子装上咸菜带到学校,通常是咸菜疙瘩切成细丝,用葱花过油,一是好吃二是保存时间长。有时候母亲也会用白菜叶炒点干豆腐,再装一罐头瓶儿,让其他同学羨慕不已。其实最让我羡慕的别的同学带的西瓜酱,打开瓶子,上面浮着一层诱人垂涎的红油,勺上一小勺,夹到馒头里,真是香在嘴上,爽在心里,尤其是吃到里边的瓜籽或者稍硬点的瓜瓤的时候,发出清脆的响声,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四季,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常吃常有,就是老咸菜,也是形式多样,滋味十足,饭桌上总是备一小碟儿,等到喝粥或喝稀饭,夹上一箸子,别是一番滋味。

作者焦英荣近照作者简介:

焦英荣,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清河田家炳中学一名语文老师,本科学历,文学发烧友,自师范毕业以来,一直笔耕不辍,散文、诗歌、小说都有涉猎,常见于《清河报》。曾辑录《印象西风》《诗记西风》两本文学集,诗歌创作达几千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