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黄河流域,“霜降”标志着初霜将至。菜农们知道,霜冻对蔬菜造成的伤害不可估量,要尽量在下霜前抢收完成才能避免损失;而对于食客而言,此时的蔬菜为了抵御严寒,转化出了更多的糖分,因而具备了更加甘美的滋味。
昔日,在农业生产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年代,霜降之后,一家一户就开始着手为漫长的冬天储存蔬菜了,腌咸菜,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北京,据说各大酱园都有在霜降之后大量进货,集中“囤菜”的传统。
作为河南人,我关于秋冬菜谱的记忆,是和爷爷手里那块酱色极深的“芥菜疙瘩”分不开的。“芥菜圪垯”在别处又被称为“芥菜”、“大头菜”,霜降之后,开始泛出甜味,做咸菜风味最好。
芥菜疙瘩(图片来自网络)
小小的一牙,配米饭,配面条,就包子、饺子,水烙饼……甚至可以是一切饭食,一口饭、一口芥菜,清脆耐嚼,咸香中透着芥菜特有的辛辣清新。时隔近二十年,窗前用铁丝一块一块穿起来的“芥菜疙瘩”,仍是我关于的冬天记忆中不能抹去的一道风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还在上小学,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十五分钟的路程,就能经过两三家“酱园”,妈妈到学校接我,有时候顺便去买几样小菜:各式萝卜干酸、辣、咸、甜,各有各的美味;白菜做成的酸辣泡菜清冽爽口,是搭配羊汤的不二之选;酱黄瓜、酱萝卜是临近县里运来的特产;泡洋姜脆嫩的口感让人嚼了就停不下来……遗憾的是,现在,在我出生的小城,街上已经看不到酱菜店了。
老北京酱园的门楼(图片来自网络)
一样消失的,还有“中式”番茄酱。过去每到这个季节,各家各户都会做,虽然不必腌制,算不得真正的“咸菜”,但它在曾经的北方冬季餐桌可是占领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样是加工储藏以备过冬的蔬菜,姑且在这里一同回忆吧。
玻璃输液瓶洗净——番茄切碎放入瓶中——连瓶上笼屉蒸5分钟——开锅散气,塞上开水烫过的橡皮塞,放在阴凉处,就成了即开即食的美味。在那些缺乏食材和色彩的冬天,玻璃瓶里晶莹剔透的红色,封存着的不仅是酸甜的味觉,还蕴含着人们惜物的情结,和对日子越过越好的期待。
制作番茄酱(图片来自电影《孔雀》)
如果只是怀旧,未免伤感,不如活动活动筋骨,自己来做称心的小咸菜吧!
美食家蔡澜先生曾公布过「蔡家泡菜」秘方,跟着美食家做,绝对错不了:
原料:芥菜心、盐、辣椒、大蒜、糖器具:密封严密的玻璃罐、盆/锅制作:1.芥菜心除去外层老叶,洗净,晾干;2.切成一寸长、半寸宽的段;3.把菜放进较大的容器里(盆/锅),撒上盐(比例:10市斤芥菜4两食盐),用手反复搅拌,揉搓芥菜心;4.十五分钟之后,挤出水分;5.用矿泉水、冷冻水淘洗菜心,不能用自来水,防止细菌滋生;6.挤出水分;7.把干燥的玻璃罐缸底部铺上辣椒,约半寸厚;8.辣椒上铺一寸厚的芥菜+半寸厚的大蒜+一寸芥菜+半寸糖,再加荠菜,以此类推层层叠铺上去;9.装满之后倒入鱼露。鱼露加到容器中间位置即可,不必加满10.二十分钟后把容器倒过来,再泡二十分钟,即可食用。一道菜还不过瘾?
来来来,23款泡菜秘方在此,让你轻松搭配出最惬意的早晚餐~
腌点小菜,就着小粥,最惬意的早晚餐不过如此!
监制\\刘静主编\\张洁责编\\杜婧编辑\\苏欣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