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人炒菜,为什么认为要得甜,先放盐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508/4620782.html

古人的许多智慧都是在民间口口相传,已融入生活细微之处。我们从小就有很多这样的体验:例如我爷爷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什么这么认为?不知道,只知道老一辈都这么教育孩子。又例如:我奶奶说小满不满,芒种不管。为什么呢?不清楚,老一辈传下来的。每每吃饭时,爷爷说多放点盐,我们都表示吃太咸不好,爷爷乐呵呵地回答:咸的甜!啥?咸就是咸,怎么会甜呢?他老人家也解释不了,就让我们自己尝尝,体验体验。实际情况就是咸就是咸,就好像他爱吃咸菜,齁咸齁咸的,丝毫没有甜味,而他老人家却乐此不彼。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慢慢体会出一些事情。对于咸甜之说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凡食物加盐或许不那么好吃,但都能吃下去。若反过来只放糖不放盐,怕是相当一部分无法下咽了。为何会如此结论呢?起源于吃了一次糖醋里脊。糖醋里脊山东名菜,南方厨师一看糖醋二字,心道简单!加糖加醋就OK。很快做好端上桌,色香俱佳,紧接着就夹起咬一口,片刻之后,未及下咽复又吐出,特甜特酸没法吃。问厨师是否忘了放盐?厨师很“专业”的回答,糖醋菜品不必放盐。请小厨师亲自尝过后,表示糖醋就是这个味,他们当地人都不爱吃。

1、盐是百味之首,凡炒菜必先放盐打底,再添加其他味道都是锦上添花,除盐以外的味道都算是增色,但不是必须。

2、盐味是味之根本,炒菜时放盐,盐会激发出菜本身的味道,菜与盐相融后会释放出大量香味。

3、盐是底味,炒菜放盐后,菜会释放出大量香味,盐会巩固菜品的味道,不至其他味道发飘于表面,与菜品无法相融。

人的味觉规律现象:

1.对比现象——相反相成的味觉现象,在糖水中加入少量苦味的奎宁,人们可能认为甜味会减轻,其实恰好相反。据日本科学家试验:在15%蔗糖水中加入0.%的奎宁,尝起来会感到比原来更甜。在糖水中加适量的盐可以增加甜味。

2.抵消现象,吃肥肉蘸醋解腻,羊肉放醋去膻,做鱼放葱、姜、蒜去腥,味精可以缓解咸味和糖精的苦味,糖可以减轻苦味和酸味,例如喝了又苦又涩的中药之后,立即喝一些浓糖水,苦味便会消失。水果之所以有甜、酸甜、微酸和酸之分,取决于水果中的糖酸比值。

3.相乘现象,东北名肴小鸡炖蘑菇吃起来格外鲜美,因为鸡肉中含谷氨酸,蘑菇含乌苷酸钠,两者混合,鲜味可增加几十倍。这种“相乘”现象使人得到启迪,上世纪60年代生产了味精,把乌苷酸钠(或肌苷酸钠)与谷氨酸钠(普通味精)混合,鲜味可增加40倍~倍。将蔗糖和葡萄糖混合,甜味也会增加数倍。

4.变味现象,a.简单变味喝了极苦的咖啡之后再去喝白开水,会觉得水是甜的;喝了鲜汤吃橘子则苦;一种原产于西非的“神秘果”,吃几颗后再吃其他食物感觉都是甜的。b.习惯变味初次喝啤酒的人往往说它“像马尿”,喝几次就会习惯并且喜欢上它的味道;初次喝白酒的人只会觉得它辛辣无比,一旦适应就会品尝出其中的清香甜洌。c.复杂变味香、甜、辣、苦、涩各味配比协调,就形成了白酒特有的风味;“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也是“变味”食品的代表。

人们的口味有4个奇妙的规则:对比、平衡、倍增和口味变化。

根据日本,科学家的实验,在15%的蔗糖水中加入0.%的奎宁,味道会比以前更甜。这种相反和互补的味觉现象被称为“对比”。俗话说,“如果你想变甜,就加些盐”也是事实。将相当于蔗糖量的1.5%、0.6%或0.25%的盐分别加入到10%、25%或50%的蔗糖溶液中,这也是更甜的。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糖葫芦和水饺又甜又咸,风味独特,又省糖。味道也会相互抵消。吃肥肉蘸醋去腻,羊肉放醋去膻,味精可以减轻咸味和麸精的苦味,糖可以减轻苦味和酸味。蔗糖是药物相容性的一个很好的矫正剂,它可以减少药物中令人不愉快的味道。根据水果中糖与酸的比例,水果分为甜的、酸的、甜的、微酸的和酸的。

东北名菜蘑菇炖鸡味道特别鲜美,包括味道的“倍增”现象。因为鸡肉含有谷氨酸,而蘑菇含有尿苷钠,当两者混合时,味道会增加几十倍。这种“倍增”现象激励着人们。20世纪60年代,一种特殊的新鲜味精被生产出来。尿苷钠(或肌苷钠)与谷氨酸钠(普通味精)混合后,鲜味可增加40-倍。有趣的是,两种糖的混合物也能增加甜味。糖的甜度是1,葡萄糖是0.74。如果27%的蔗糖与13%的葡萄糖混合,其甜度类似于40%的蔗糖。气味变化大致有三种。首先,它只是改变味道。喝硫酸镁(泻盐,苦)然后喝普通水感觉很甜:喝鲜汤然后吃橘子感觉很苦。海南岛推出了一种黄色和红色的“神秘水果”,有花生那么大。吃了5分钟后,它尝起来又苦又涩,又酸又咸,所有这些都变成了甜味。水果中含有一种具有改变味道功能的鸡蛋自溶酶。如果你吃了2微克,你可以让你的舌头味道改变3小时。第二是习惯性的味觉变化。第一次喝啤酒的人通常称之为“马尿”。他们喝了几次酒后就习惯了。这是口味的调整。第三种是复杂的味觉变化,纯粹的味觉只有甜、酸、苦、咸四种,其他千变万化的味觉都是这四种的混合物。

人的味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制,我们也很难说明白,无论是古人还是现在人,做甜品加盐都是正常现象,这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对比效应也称之为“感觉对比”。意思是:在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

例如:同一种颜色把它放在较暗的背景上看起来就明亮些,放在较亮的背景上看起来就会暗些。两种不同的事物同时或继时呈现,比它们各自单独呈现所得到的效果要好;其原因是两种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在对比之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无诱导作用,显得平淡而不容易记忆。中餐烹调的原理之一就是五味调和,酸甜苦辣咸的结合;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味觉增强另一种味觉的现象,或者是有多种味觉混合出现复合味觉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