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骨骼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而钙就是骨骼的“支撑者”,换句话说就是,骨骼是我们身体的“钙仓库”。
人体中有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当血钙含量低的时候,骨骼内的钙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影响骨细胞的矿化,影响骨骼的形成,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如果想要维持骨骼和血液的含钙量,我们除了要补钙,还要减少钙的流失,而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食物就会悄悄“偷”走我们的钙。特别是中老年人了解一下,平时尽量少吃。
咸菜对骨骼健康危害是比较大的,但是这种腌制以后的蔬菜,口味比较丰富,很受中老年人喜欢。
研究调查发现,多吃盐会大大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的几率,因为食盐的摄入,会引起水钠潴留、电解质平衡被破坏。肾脏需要排出多余的钠离子,而骨骼需要的钙也会被一同排出,偷走我们骨骼需要的钙。
我国《居民健康饮食协会》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盐不要超过6克,特别是中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更要清淡饮食。
都说咸菜会“偷钙”,其实还有一种食物,它比咸菜的危害要高十几倍,甚至还会危害到心血管、内脏器官的健康。
更确切来说,它是一种添加剂——反式脂肪酸。
可能听名字比较陌生,但是它广泛用于蛋糕、泡芙、奶茶等奶油制品中,这些食物比较受如今的年轻人喜爱。
这种物质摄入以后很难被吸收、代谢,甚至部分反式脂肪酸会永久存在体内,长期食用的话,会导致血脂升高,血钙吸收受到影响,导致骨骼的含钙量越来越低,骨流失越来越严重。
所以劝告年轻人,尽量不要经常给家里老人食用奶油类的食物,可能比我们认为的咸菜危害还要大。
骨质疏松发生时,并非悄无声息,这些异常,别不在意
●脊柱疼痛,全身骨骼酸痛,晚上晨起时会加剧;
●全身肌肉无力、乏力,运动时体力下降比较快;
●骨质变脆弱,摔倒、运动、打喷嚏时容易骨折;
●下蹲苦难,关节僵硬,活动时关节有摩擦感;
●久坐、久站后身体活动时疼痛加剧。
骨质疏松被称为寂静的疾病,上述这些症状在发现以后需要尽早筛查骨密度,并且合理补钙、补充营养元素,避免骨质持续流失。
若想养好骨骼,生活中建议做好2件事
1、补充营养
若想维护骨骼的质量,我们平时除了需要控制饮食、减少“偷钙”食物的摄入,还要补充骨骼需要的营养。
富含乳酸钙、骨胶原蛋白肽、维生素C和低聚果糖等,这些元素坚持补充有助于维护骨骼的强健。
乳酸钙具有可溶性,更方便肠胃的吸收,可提升血钙含量,避免骨骼的钙质流失,对骨质流失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骨胶原蛋白肽是由驼、羊、牛骨提取的物质,对骨膜、关节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有助于减轻骨质流失带来的疼痛;
还有维生素C和低聚果糖,能够提升细胞活性,促进骨骼吸收营养,将营养物质牢牢锁住。
每天食用3~4粒,补充上述元素,使你的骨骼变得“强健”。
2、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骨骼的健康离不开运动,研究发现,好吃懒做的人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运动是有必要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的时候,尽量不要过量或者时间过长,每天打太极拳、散步等半个小时就可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