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菜素有“鸡必甜,肉必鲜,鸭必香,鹅必浓”的说法,关于这类描述,还有不少。我们会发现,里面提到的都是猪肉和鸡鸭鹅等。确实,客家菜一向重山珍、少海味,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自然是由其地处内陆位置所决定的。
客家地区大多傍山近岭,这些地方得天独厚山林茂密,因此有不少天生天养的野生食材,有荤有素。客家人也重视家养与粗种,自家养殖鸡鸭鹅与猪牛羊,种植各种蔬果,因此这里的鸡鸭鹅多是放养在山林里,吃着草虫,养足天数,肉质有劲道,肉味更香甜。
但不要以为,客家人因此就只吃禽肉与菜蔬。在山林里,也流淌着河流与山溪,这些水域按季节出产不同的鱼、虾等河鲜,虽然不足于盛产,但也为客家人的日常餐桌上增添别样的鲜味。客家人重视养生,相对于能量与脂肪俱高的畜禽肉,这些轻盈健康的河鲜,也愈来愈受到当地人的喜爱。
常见的客家河鲜有——
河虾
与其它地方一样,客家地区的河虾也是在春天长成,身型较小,肉质细嫩鲜甜,可以做白灼,春韭炒河虾,或者酒醉河虾,用来下酒都是极好的。
田螺
在乡村池塘里田螺是较多的,易于捕捞,以春天的田螺最为洁净。田螺鲜味粗犷,可炒可煲,关键要用浓酱与香料,祛除腥气。
野生鱼类
客家地区野生鱼种类繁多,以鲶鱼为珍。鲶鱼一般只有一二两,特别滑溜,因此素难抓获,其肉细嫩无泥腥味,一般的塘鲺跟其无法比拟。鲶鱼可以豉汁蒸,也可以滚客家咸菜汤,皆鲜美异常,营养丰富。
山坑鱼
有山的地方就有山坑鱼,客家山坑鱼的做法有油炸、煎焗、清蒸,成菜后,香味扑鼻,可连骨吃,最适合下酒。
此外,客家菜的河鲜还有黄鳝、田鸡、河蚌、泥鳅等。这些河鲜春夏尤多,由于纯野生,非人工量产,所以在餐桌上并不常见。如果恰好遇到这样的妙物,是不可错过的,打开一瓶美酒助兴,则是必不可少了。
面对白灼河虾这种鲜甜轻淡之味,适合与珍珠红烧酒相佐。珍珠红烧酒酒体轻柔,可延缓河虾柔嫩的口感,而清甜的酒味,与河虾之甜味相辅相成,风味别致。
遇到豉汁蒸鲶鱼、田螺煲这类比较香浓的菜式,可试试珍珠红兴湃。珍珠红兴湃酒体厚实,层次丰富,最适合与放了多种香料与酱味的菜款搭配,将菜的层层风味逐步带出,最终还能体味到河鲜的原香,饱享绝佳感受。
至于煎炸山坑鱼这类香口又带些辛辣的菜式,可饮用珍珠红原浆6年,此酒醇厚香浓,适合化掉煎炸带来的油腻,还能让鱼肉得到润泽,越嚼越香。入此境界,是好菜配好酒,还是酒为菜添香,已无法分辨了,只管开怀享受美食美酒吧!
感谢您的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