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侄刘光兴在朋友圈发了采椿芽的照片,虽相隔几十里,但我似乎闻到了香椿的芳香,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采椿芽的时光。
家乡属于鲁中丘陵,山沟地堰、房前屋后、园子边上,多见一棵棵的野生香椿树。和暖的春风吹来,香椿枝头拂出一颗颗黄米粒,不经意间,黄米粒爆出嫩嫩的紫红叶片,散发出淡淡香味,这就是椿芽了。
沐浴着明亮的春阳,椿芽一天天长大,待到长到十厘米左右,便可以采摘了,挎着小篮子,赶到香椿树下,低处的椿芽,要踮起脚尖,轻轻掰下;高处的,需要用勾镰采,这往往是大人的活儿。
祖屋周围,有三棵高大笔直的香椿树,椿芽都集中在顶部。为安全起见,父母一再嘱咐不要攀爬。少年叛逆,我偏不听,趁大人不注意,蹭蹭蹭攀上树,扯了一把椿芽,哧溜滑下,不仅把衣服划破,肚皮也划伤,疼得龇牙咧嘴。我把椿芽交给母亲,被母亲唠叨了一番,但心里挺美,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母亲把椿芽焯水后切碎,搭配豆腐或花生,用酱油或细盐腌渍,就是很好的下饭菜。若是将椿芽、花椒芽、香葱杂拌成三鲜菜,更清香爽口,回味悠长。
热吃椿芽,或炒鸡蛋,或油炸,都很美味。但在缺油少盐的艰难岁月里,热吃无疑很奢侈。那时,多用椿芽揉制咸菜。让椿芽多长几天,肉质肥厚后,采摘下来,放一盆中,撒上一层粗盐,用手轻轻揉搓,盐咸浸入,就变成耐保存的咸菜了。用新摊的煎饼,卷上一棵大葱,放上几根椿芽咸菜,是小时候的最爱。
成年后,我知道椿芽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入肝、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功效,被称为“十全蔬菜”,对椿芽更加喜爱。
回首往事,我恍然明白,椿芽承载的记忆,和人生一样绵长;椿芽的味道,就是人生的滋味,会伴随一生。
图一为表侄刘光兴拍摄,其余来自网络。
Read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