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农村年味浓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人间烟火里的年味#

说到年味那当属农村了,庄上人家什么忙年,我们小孩子最清楚不过了。

放寒假了,我们每天在庄上转悠,然后回来跟妈妈汇报哪家磨豆腐了,哪家蒸馒头了,哪家杀老母鸡鸡、烀咸肉了。妈妈被我们弄烦了,感叹说大人怕过年,只有讨债鬼伢子天天盼过年。说归说,忙还得忙啊。妈妈从腊月二十三之后才肯停下田里的活,按照她的章法开始一心一意忙过年。忙打扫卫生洗洗涮涮,忙我们家最重要的三件大事,磨豆腐、蒸馒头、年夜饭。

腊月二十三是我们送灶的日子,可是这一天基本上只是简单地糊弄一下灶王爷,灶王爷在我们家过得也不好,一年到头都是粗茶淡饭、缺油少盐的,也没有什么甜头给他尝,随便他回天上说不说好话,我们家要忙过年的头一桩大事——磨豆腐。之前大家都忙田里的活,可是到了二十三了,都是推不掉让不掉了,自然都挤在一起,要排队预约了。

如果在庄上还好,如果是在外公家生产队去磨豆腐,则更加地费事,要借外公的面子提前好几天去预约才能轮到,定好时间提前一天淘洗浸泡黄豆。不管到哪里,我都会陪着妈妈去。妈妈挑着水桶,把豆子匀到两个桶里,还带了一个放了砂糖的搪瓷缸子。我则是挑着两个熬火的棉花秸子。到了那里就是坐在那里排队,尽管外面很冷,但是,磨豆腐的人家不会冷,因为从早到晚灶膛里的火都不会熄,加上豆浆的热气,磨豆腐的师傅和帮手都是穿着夏天的单褂子。

尽管那里很脏很乱,但是新鲜豆浆与豆腐的味道,让你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妈妈们在那里等着,抽空纳鞋底做针线活,说家长里短,说到开心处笑得哈哈的。我则是在那里四处转转望呆,看黄豆如何从石盘的旋转中变成浆水,如何在那个纱袋中分离出豆渣和豆浆,然后,又如何用石膏点卤神奇地变成豆腐的。

每次豆浆烧好了,妈妈都会舀一勺放进那个放糖的搪瓷缸子,让我品尝一下豆浆的鲜甜,每次豆腐挑回家,哪怕再迟,妈妈都会把豆腐打成块和大葱一起拌匀了,让我们先尝个鲜。以后几天豆腐炖咸菜、豆腐汪猪血、豆腐笃大葱,让我们提前过年。

豆腐磨过了,就是蒸馒头。这个事情比磨豆腐工程量大,不仅要事先制作馅心,还要请人来帮忙,这蒸馒头属于细活,庄上也就几个人会蒸。如果馒头蒸的不顺,不发,那么来年就可能不顺遂,所以要格外小心。蒸馒头的步骤先要发面,从集镇上买来酵母,然后和些面粉进去,放在洗干净的盆里盖上发酵,这个难度不大,妈妈自己都会弄。最关键是的发大肥,那得请庄上的堂叔出山了,屏住呼吸看他把整口袋的面粉倒入干净的大缸盆里,把那些小肥撕成一小团一小团放进去,倒上温水和好,然后盖上一层纱布,再盖上被子捂。这是最关键,妈妈经常半夜里起来看肥有没有发或者发过了,如果夜里太冷那肥一点动静还没有,妈妈则要用挂水用的葡萄糖瓶子装了热水放在四角或者把煤炭炉子拎进来靠着澡盆边上烘。如果是发过了,面肥出来了,则要把盖的东西掀一个角或者拿掉点。这一切都要在堂叔大早来之前准备好,堂叔很忙的,好多家都在等着他去蒸呢,不能耽搁他时间。面肥发好了,堂叔用厨刀划一块拎出来,放在粙缸里,兑些碱进行拌匀,那同样是技术活,事关馒头蒸出来白不白、暄不暄。

要一次次试,有时候试巧了,一次成功,馒头蒸出来又白又大又软和,而如果运气不好,好几次都是又黄又硬又小,大家脸色都不好看了。当然小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还有那么多的讲究,体会不到那么多辛苦,我们只管把火烧得旺旺旺的,只管在馒头上点红,只管放开肚皮吃。

最后一个就是压轴大戏——年夜饭了。不管日子多么难,每年唯一的大餐,妈妈从来都是不马虎的。猪杀了,肉腌好了,猪八样有了,再加上装的香肠就是九个了,另外还有咸鸡咸鸭咸鱼,咸货打滚。还有传家菜烧杂素、蛋饺子、红烧肉,当然各种过年讨吉利的路路通——水芹菜,平平安安——安豆苗,再有就是皮蛋、花生米、油炸小糕等等,冷菜热菜、烧的煨的、咸的甜的,随便弄弄就是满满一大桌子。当然,说起来简单,忙起来可不简单。

妈妈一大早就起床忙了,厨房里从早到晚都是热气腾腾、香味阵阵。把年味顶到最足、拉得满满的。我们还是负责烧火,顺便弄点煮好的咸肉猪耳朵边子解解馋,到了晚上坐下来都吃不动了。这就是我的年味,每次回忆起来都感觉到家长的年味浓烈,看来我又思乡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