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是个不再新鲜的词汇,人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也知道这种东西的危害。但致癌物到底是哪些,却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为了普及健康知识,世卫组织专门列了一个表,将这种东西进行了分类,以便人们很好的分辨出哪些东西是致癌物。
根据世卫组织的分级,一般分为第一类、2A类、2B类、第三类四个等级,不在这四个等级内的食物,相对来说危害性少。当然,这也不是全面的,也有可能是一些食物的致癌性还没有得到证实而已。
就目前归纳出的四类来讲,包含在其中的各种因素,至少有两个是会被忽视的。排在第一位的是咸鱼,世卫组织特地在前面加了“中国式”三个字,意味着中国人吃的咸鱼更为特殊。
咸鱼,只是腌制类食品的代名词,大量的腌制类食品,食用过多都会产生危害。除了咸鱼之外,咸菜、咸肉、咸鸭蛋等,同样是如此。腌制类食品中食盐多,经常吃,食盐摄入超标,血压就不会稳定。
腌制时间过长,其中累积的亚硝酸盐成分也会更多,而这种物质对脏腑是有损伤的,尤其是在过量摄入的前提下,还会引发一系列的中毒反应。
咸鱼之所以上榜,源自于中国人吃咸鱼,还会采用油炸、熏烤的方式。经过腌制以后,咸鱼中的养分已发生了变化,有害物质已然存在。油炸、熏烤等方式,又将使得咸鱼中的蛋白质结构改变,滋生出的有害物质更多。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吃咸鱼的习惯,逢年过节都少不了这种佳肴。即便知道了吃咸鱼并不健康,依然会抵挡不住诱惑。在此建议,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还是少吃为妙。
另一个因素,上榜的因素则是作息颠倒。和咸鱼不一样,咸鱼和槟榔、甲醛、石棉、黄曲霉毒素等并列第一类,作息颠倒属于2A类别。
把2A类别理解为危害小,就是错误的想法。2A类别的只是没有人体试验得出结论而已,故而才没有和咸鱼并列。虽说没有试验证明,但昼夜颠倒的作息,形成的危害,很多人是深有体会的。
古人也讲,人睡三觉,命如纸薄,其中就有昼夜颠倒觉,可见昼夜颠倒的作息,对身体的危害是不小的。首先就是对肝的损伤,使得肝无法修复已受损的细胞,伤害也就随之而来了。
经常昼夜颠倒过来睡觉,酒量变差了,眼圈变重了,腹部有疼痛了,脾气变得古怪了,都说明肝已受到了损伤。长期得不到重视,慢慢发展,形成进一步的损伤不是没有可能的。
不管年龄多大,一天睡觉的时间尽量保持在7到8小时,按照日出日落的昼夜变化,晚上早睡,早上早起,身体迟早会看到好处。至少睡眠质量会得到提高,肝也会变得越来越舒服。
中国式咸鱼、昼夜颠倒睡觉,是藏在身边,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除了这两种外,常吃油炸食物,经常吸入油烟,吃蕨菜等野菜,同样都存在风险,一样要重视。
健康是从细微处累积起来的,饮食、睡眠对健康的影响,远远要比其他因素更大,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