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着咸菜去上学

“物质生活简单,可以把日子过得精彩纷呈;物质生活富裕,也可能把日子过得筋疲力尽。”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牛奶,没有面包,没有零食,没有动漫玩具,没有手机手游,我们一样过得快乐又富足。零食曾经是我们憧憬过的梦想。能有零食吃也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做的梦。背着米带着盐菜上学的日子是从我上高中时开始的,那一段青葱岁月,是我少年时光中最天真烂熳最难以忘怀的记忆。(其实背米背菜上学的日子是从初中就开始了,只是我上初中基本是3年换了3个校址,也离家比较近。这里叙述的是我读高中的岁月。)在父亲严厉的监督的下,我终于考上了二中。他奖励给我买了一辆永久牌的28大杠自行车。由于我从小体质弱营养不良,我长得又黑又瘦小,我的28大杠自行车也比村里同伴们的大,父亲把坐垫给我调到了最低。从家里到镇上,十多里路基本上都是上坡路,这样,我骑自行车上坡时我总得站起来蹬。有时坡太长,我就只能下车推着车走。过河时也就只有扛着自行车?水了。那时还有一句戏言:“平路时,人骑车,?水时,车骑人”。能到镇上念书,是很荣耀的事,也是我的愿望,也是我背米带盐菜上学开始的日子。家里离学校十多里路远,我和同村的三个伙伴在学校同间宿舍住,我们四个人挤在一张上下铺架子床上,一层挤二个人,一间宿舍最少二架床,有的架,把宿舍装得很挤。二个人共一张床铺,一般一个人从家带竹连子。(用很多竹杆连在一起可以当床板用)另一个就带被褥。我们的宿舍是一排比较低矮的瓦房,住在上铺站在床上手都可以揭开房瓦,天气好的晚上还能看夜空。一般宿舍熄灯后,我一边参加着宿舍的“卧谈会”,一边看星星。有时也躲在被窝里偷偷打着手电筒看书。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们排着队在学校锅炉房接开水,刷牙洗脸,再去找到自己放米做有记号的搪瓷缸,在学校饭堂蒸好的搪瓷缸饭。学校饭堂只管蒸饭,不管菜。一般要把塘瓷缸面上一层发黄的饭刮掉。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吃。也有用铝饭盒蒸饭的。中午和晚上都是这样吃。所以每周得带二罐头瓶咸菜才够吃。一周的前三天,比较好过,因为周末从家里到学校时,会在编织袋里装点零食。花生或者板栗。可是到了周三,吃的东西就没了,每到周三,那时住宿学校每三天才换洗一次衣服,冬天还好点。夏天就得多带几套衣服,一天一换。男生也不会洗,会存起来带回家去洗。只有勤快点的女生才会洗衣服。天气要是好点的话,下了晚自习,有的同学便会回家背米背菜。如果遇到星期三赶集,家人们也会把米和盐菜捎到学校门卫处,或者捎到村里人在镇上开的约定商店里或亲戚家。就算是不认的亲戚,只要说一声,也不会弄错。冬天,很少有人晚上再回去背米背菜了,下雪后,路面很滑,那时基本上全是土路,最好的也只是沥清路面。骑自行车也不安全。因此,每周日从家里走的时候,我都会多背一些到学校,万一下了雪,也不至于因没菜咽饿肚子。我记得高二的那个冬天,在我的印象里,真是太冷了,因为我们学校就在竹竿河边,冬天河风吹进教室,很冷。雪下了一周。周六,和平常每一天没有什么不同,但门外的大雪阻挡了我们回家的路。宿舍其他人都去镇上的亲戚家蹭饭吃了,只有我一个在宿舍坐着,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再看看窗外的大雪,躲在被窝里偷偷的看路遥先生的经典《平凡的世界》,为少安和少平他们俩清贫而又悲酸的命运所感慨和感动,心里总有一丝落寞和孤寂的滋味。大概到中午12点多的时候,有人敲我宿舍的门,我刚打开门,一股寒风夹杂着雪花直接涌了进来,看到门外满身雪花的父亲,我差点没忍住哭出来,强忍着泪水接过父亲肩上的编织袋,里面有二瓶咸菜和几张炕饼子。父亲的衣服和帽子上全是雪花,眉毛上也落了一层雪,后背上的泥水应该是在路上不小心摔的。他的手已经冻得通红麻木,父亲进屋后不停地搓着手给手心里哈气,我连忙打了一些热水让父亲洗手。父亲说他一早就出门了,今天是周六,现在又是冬天,家里没什么事,这周你就不回家了,就在学校学习吧。还给了我10元零花钱加一件棉衣。路上雪大不好走,上坡的时候路滑得直摔跤。父亲在地上不停的来回跺着脚,暖了一会儿就要走,他说要趁天黑赶回去,再迟点天黑了路就结冰了更不好走了。父亲背来了我下一周的菜。里面一个塑料袋装着些盐豇豆和腌萝卜,菜已经全部冻瓷实了,用勺子挖都挖不动。看着父亲消失在茫茫大雪中渐行渐远的背影。我酸了鼻子红了眼晴。十几年过去了,父亲像个圣诞老人一样背着口袋为我送菜的那个冬天的画面,时常出现在我午夜梦回的梦里。让我倍感温馨又让我时刻警醒,直面生活的悲酸与艰辛。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直到现在也不敢想象父亲在天地一片纯白中是怎样艰难地行走了十多里路。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勤俭节约不浪费的习惯,特别是在吃的方面从不挑食不厌食更不浪费。倒不是为了省钱什么的,而是真的习惯了勤俭。我虽然喜欢冬天,也喜欢脚踩在雪地里吱吱吖吖的响声,还有雪地里的脚印,更喜欢白雪漫天飞舞的画面。但在我的内心,我感觉我更爱逃离冬天,逃离卑微背米背菜上学的日子。到现在我才明白,我只是内心委屈不愿意让父亲冒着大雪为我送米送菜而受冻受冷,我心疼他走十几里路而摔跤,心疼他冻得通红麻木的双手……前段时间疫情解封后,姐姐给我寄来了一些家里的盐菜和炕饼了。当我收到快递的那一刻,我深情的姐姐这一举动让我不禁泪流满面。原来思念里不仅仅只是有亲人,还有家乡的风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种路边的小吃,一种味道。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另一番不同的感觉了。背米背菜上学的经历有艰辛也有快乐。同村一起在镇上念书的小伙伴,在家里备好米菜,结伴而行,插科打浑谈天说地。还相互聊着自己带的菜,有咸萝卜,有盐豇豆,盐辣椒,盐黄瓜,甚至还有盐韭菜……大家为了争吃几颗板栗或几颗花生,还骑着自行车围追堵截,吵吵闹闹的,这便是那时最快乐的画面。每周五下午,公路上全是成群结队的自行车,在下坡路上,有胆大的同学双手松开车把,骑着自行车耍杂技;有的同学身子伏在车前杠上作蛇形状;有的同学从后座上站起来,双手伸展开来作大鹏展翅状(多年后《泰坦尼克号》电影里的经典片段,原来出自这里)。有的同学一前一后带两个人,坐在后座上的人用双脚蹬着脚踏板,前面的一同学专门撑着车头嘻笑玩闹;看得女生们面红耳赤心惊胆战又心生羡慕。那时骑自行车的同学都正值青春年少,似乎都没有什么烦恼,天总是很蓝,都是那样的开心快乐无忧无虑。背米背菜上学的日子,无疑是我少年岁月中一段最珍贵的记忆。背米背菜上学的日子也像是一个时代终结缩影,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孩子们上学都有了餐厅,食材丰富多彩,食物也营养丰富,三餐搭配也多样化。再也不用背米背菜上学了。工作多年,见过春播夏雨秋收冬藏,走遍北山南涯东水西岭,也不及回忆里的往事和故乡的一缕炊烟。有多少人把故乡变成了远方,又把这方熬成了第二故乡。曾经像是逃不出的地狱,现在却是回不去的天堂。小时候想逃离的地方,却成了我们长大后时常回不去的梦乡。世界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染得一身人间烟火都要与家人闲坐。当你重归故里,你会发现让你一直思念的并不是故乡,而是家乡的山水和童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此文发表在《武汉文学》年第2期)作者:天之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