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纳澜馨语
豆腐渣子炒咸菜,在我家乡如东,是吃粥的时候佐餐的一道佳品。小时候,我妈妈常讲,我是个不会过好日子的人。过年的菜色准备了一大堆,但我却爱吃豆腐渣子炒咸菜。临近年关,家家户户备年货。如东人家除了准备鱼、肉;蒸包馅馒头、磨豆腐也是备年货里的一道流程。刚巧,我家东边有一户人家,有祖传的磨豆腐手艺,我们管他叫“香山爷爷”。一到腊月二十左右,十里八乡的邻居都到香山爷爷家里来排队磨豆腐。轮到我们家时,我和哥哥晚上不睡觉,也要等着他们出豆腐。腊月的夜晚寒冷,香山奶奶总拿热腾腾的豆浆来“厚待”我们。刚出锅的豆浆,加上些许白糖,是那个年代里,农村孩子一年到头不可多见的饮品。尤其在天寒地冻的晚上,喝口豆浆,极其温暖,暖得鼻涕都要流出来。那时的我们,还馋一道菜,豆腐渣炒咸菜。咸菜,是早就腌制好了的。冬日里,蔬菜没有那么丰富,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提前腌上雪里蕻咸菜。挤干的豆腐渣,搁点油,腌好的雪里蕻切成末,一起拌炒了。如果再滴两滴芝麻油,就更好了。刚出锅时,香气四溢,馋得能让人流出口水来。就着豆腐渣炒咸菜,当时就能喝满满的两大碗粥。大人们都端着碗,笑话我们。鱼、肉都在桌上,却爱吃这道杂粮粗菜,是个不会享福的。吃完饭,我们就一溜烟跑了。在门口的干涸沟渠里,在乡间无人的小路上,玩摔炮。那时的我们,没有花样繁多,绚丽多彩的烟花,只有扔在地上单听“嘭”一声的摔炮。或者,是从鞭炮里面,捡还没燃尽的鞭炮头玩,就是这样,也能乐此不疲地玩上半天。那时的我们,物质生活远不如现在富足,但年味却是十足的年味。现在,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豆浆的品类就能分出好多种:原豆浆、红枣豆浆、黑豆豆浆……品类繁多,数不胜数。加了些许白糖的豆浆,不再需要小朋友们熬夜等待。现在的豆腐渣,大多出现在厨余垃圾里,在喂养家禽的食槽里。超市里,商场里,豆腐早不是什么稀罕物。也不需要拿自家的老黄豆换购。老豆腐、水豆腐、内脂豆腐、鸡蛋豆腐,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任君挑选。而我们,却不常吃到这样刚刚挤出来的豆腐渣炒咸菜了。纵使有,也吃不出当年熬夜等待的欢乐。张雪晴,女,90年如东栟茶生人
如东县作协会员南通市作协会员又及:因为疫情的原因,线下读书会遥遥无期。所以书馆平台利用视频号做一个垂直内容系列,陆续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质量的电影书籍艺术等等。如果大家有想分享的,也欢迎报名参加。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