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面有个咸菜疙瘩,是早晨喝粥的时候切着吃的,但是上次切了点,觉得异常的咸,几乎没怎么吃。今早,又煮了粥,想起这个咸菜疙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咸菜疙瘩一点没有变化,我看来看去,想起了家人说过的一位同事,他是厨中大师。。。
大师是原是大饭店的厨师,但最终选择了教学,教学厨的学生们。一次,同事和学生都希望他露一手,盛情之下,他就近取材忙乎了一会儿,给大家端上来一盘炒咸菜丝。大家一愣,随即都品尝了一下,这时候才传来由衷的赞不绝口,每个人都说自己吃过咸菜丝但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咸菜丝!
大家纷纷请教如何炒的这么美味的咸菜丝。大师简单介绍了一下,咸菜丝要切得极细,要洗了又洗,要用辣椒等入油煸,要加些调料,如糖,葱,姜,味精和芝麻等。。。
我看着手里的咸菜疙瘩,想着,这下有机会可以试试了!我炒菜也有20多年的经验了吧,应该没问题的!做饭做菜上,只要遇到好吃的,不免要琢磨一下,模仿一下,以平复一下心理那种追平的愿望。
我先认真切丝,切完了自己不够满意,因为不够细!但也只能凑活了。刀工实在是没有正经练过。再洗一洗,想到它很咸,又洗了几遍。
油热了,辣椒,葱,姜是不是都放进去?哪个先放呢?管不了许多了,都放进去了。接着放入咸菜丝,翻炒,接着放糖,放鸡精,没有芝麻我决定放了些香油,出锅了。
尝尝看的时候,嗯!有香味很重,就是咸菜丝还是过分的咸,还是没有让香味和咸味相得益彰,总结看,还是就差那么一点点----我要是能切工好点,就能切得细点,洗的时候也会洗掉更多的咸味。至于外面的香味,也是不够协调,香油味太重了----要是倒的时候能稍稍控制点可能会好点。还有我不记得是不是要加些黄酒。。。看似很小的差别,但是最终成果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看似很普通的事情,看似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能做得非常好,往往都是从小处下很大的功夫。有机会炒盘咸菜丝---感觉意思和炒股差不多。。。
如果。。。就完美了。。。后面包含着多少的学习思考和训练!
===============================
上文写于10年前,每逢喝粥吃咸菜,总是想起那位厨师,和那次“露一手”,把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完美的,在我心目中都是大师。
今天正好和一位年轻的后辈聊到投资,年轻人已经能够自觉反思自己以往的“贪心”和“求速胜”的心理,造成的一些操作的不好后果,还谈到了对稳定的复利效益的心得和体会,对于能够对冲的操作策略很感兴趣。
对此,我认为期权是很好的学习目标。目前的50ETF期权的设计,在里面有用备兑基金份额,更高价卖出期权的做法,实际上可以达到长期操作亏损小于同时段基金本身的幅度,赢利的可计划性增强,而且可以避免操作上的情绪化。
将来当大部分股票也有了期权交易,那么股票会成为收藏品,而更有趣的交易,应该是股票期权。我想我们的任何预判和观点,都可以通过期权交易来表达,我们的控制风险和理智止盈的计划,也可以通过期权来实现。
早一些熟悉了解,当然有利于投资。
大师的咸菜丝炒得好,并非他只研究咸菜丝,是他对于烹调这个事情的日积月累的琢磨和思考,反复实践,最终上手时毫不犹豫的一气呵成。
完成一个作品美好,胸有成竹的背后,是不断的学习。。。
来来来,喝一杯沁人心脾的凤凰单枞,舌尖上的品尝,成身心的回甘,才是生活的大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